1. 眼神交流异常:回避与人对视,尤其是对抚养者(如父母)的呼唤和表情缺乏回应,不会主动寻求目光接触。
2. 依恋行为缺失:不依恋主要抚养者,对拥抱、安慰等肢体接触表现出抗拒或漠然,也不会通过微笑或肢体语言与他人互动。
3. 唤名无反应:对名字的呼唤无应答,甚至被误认为听力存在问题,但对某些特定指令(如“吃东西”)可能有反应。
1. 语言发育迟缓:一岁半仍不会说简单词汇(如“爸爸”“妈妈”),或仅能重复刻板词汇,缺乏指向性语言(如“灯”“杯子”)。
2. 非语言交流障碍: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需求,也无法通过手势(如指物)与他人分享兴趣。
3. 语言倒退现象:部分患儿曾短暂出现语言能力,后又逐渐消失(如原本会叫“妈妈”但后期不再使用)。
1. 重复动作:频繁出现甩头、撞头、摇晃身体等刻板行为,或长时间专注旋转车轮、排列物品等。
2. 感知觉异常:对声音过度敏感(如捂耳朵)或迟钝(如痛觉反应弱),可能斜眼看光线或特定物品。
3. 兴趣狭窄:对普通玩具无兴趣,却异常迷恋广告、天气预报等固定内容。
若宝宝出现上述多项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