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表现
1. 社交互动障碍
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呼唤无反应,缺乏社会性微笑和情感互动。
难以建立伙伴关系,不主动分享兴趣或快乐,对父母依恋感弱。
学龄期仍独来独往,不理解社会规则,成年后社交技巧仍落后。
2.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或缺失,部分患儿仅能重复刻板短语(如鹦鹉学舌)。
非语言交流缺陷:不会用点头、手势表达需求,表情淡漠。
少数患儿语言过多但缺乏互动性,或沉迷于特定话题。
3. 刻板行为与狭隘兴趣
重复动作(转圈、拍手)、固定路线行走,强迫排列物品。
对旋转物体、数字、广告等异常痴迷,拒绝改变日常流程。
感知觉异常:对某些声音、触觉过度敏感或迟钝。
二、临床分型(基于行为特征)
1. 冷漠型(经典型)
社交极度被动,语言发育严重滞后,常伴智力障碍和刻板行为。
2. 主动怪异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
语言能力正常但社交方式刻板,兴趣狭窄,行为显“怪异”。
3. 被动型
婴幼儿期即表现沉默,缺乏互动动机,症状较重。
三、其他常见伴随表现
智力异常:约70%患儿智力落后,少数在机械记忆等领域超常。
情绪问题:易暴躁、多动,或合并抽动障碍、双向情感障碍。
感觉异常:如疼痛迟钝、对特定视觉/听觉刺激恐惧。
四、注意事项
自闭症表现因年龄、个体差异而异,早期识别需关注社交和语言发育里程碑。若怀疑孩子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