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孤独症自闭症怎么判断

一、核心诊断标准(DSM-5)

1. 社交沟通障碍

  • 非语言交流困难:回避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僵硬、肢体语言使用异常(如拒绝拥抱)。
  • 社交互动异常:缺乏分享行为(如不展示玩具给他人)、难以理解他人情绪。
  • 语言发育问题:可能出现语言倒退(如2岁后停止说话)或机械重复语言(鹦鹉学舌)。
  • 2. 重复刻板行为

  • 兴趣狭窄:过度专注特定物品(如旋转的风扇)或话题。
  • 刻板动作: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或对环境变化(如光线、声音)异常敏感。
  • 仪式化行为:坚持固定生活程序(如按特定顺序穿衣),打破规则会引发情绪崩溃。
  • 二、早期预警信号(18-36个月)

  • 婴幼儿期:无目光对视,对呼唤无反应,拒绝肢体接触。
  • 语言表现:2-3岁仍无语言或仅能简单重复,缺乏交流性手势(如指物)。
  • 行为异常:走固定路线、玩固定玩具,对变化极度抗拒。
  • 三、专业诊断流程

    1. 临床观察:医生通过家长访谈和直接观察患儿行为,重点关注社交互动和刻板行为。

    2. 量表辅助:使用孤独症诊断量表(如ABC量表、CARS量表)辅助评估。

    3. 鉴别诊断:需排除智力障碍、听力问题等其他发育疾病。

    四、家长可观察的典型表现

  • 社交方面:孩子独自玩耍,不参与集体活动,对他人情感无回应。
  • 兴趣行为:长时间沉迷非玩具物品(如瓶盖),重复开关门等刻板动作。
  • 感觉异常:对疼痛迟钝或对声音/光线过度敏感。
  • 提示:若发现上述多个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尽早到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