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诊断量表
1.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适用年龄:2岁及以上
评分标准:
总分≤30分:非孤独症
30-36分:轻至中度孤独症
≥36分:重度孤独症
评估领域:包含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等15个项目,每项按1-4级评分。
2.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
适用年龄:3岁及以上
评分标准:
≥31分:疑似孤独症
≥62分:可临床诊断
内容:57个项目,涵盖感觉、交往、语言等5个维度,需家长根据日常行为填写。
3.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
适用年龄:2-15岁
评分标准:
“经常”项≥6且“从不”项≤3提示风险
特点:14个项目,筛查效率较高。
二、辅助筛查工具
1. 社交沟通问卷(SCQ)
侧重社交沟通能力评估,需家长填写,适用于快速筛查。
2. 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
适用年龄:16-30个月(修订版可扩展至更大年龄)
关键项:7个核心问题,2项未通过需进一步评估。
3. 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表
来源:国家卫健委规范文件
内容:按年龄分段(如6岁需评估角色扮演、表达感受等能力)。
三、注意事项
专业评估优先:上述量表仅为筛查工具,确诊需结合临床观察(如ADOS-2)及医生综合判断。
早期干预:若筛查提示风险,建议尽快至专科机构进行发育评估(如Gesell量表、韦氏智力量表)。
如需具体量表内容或在线测试链接,可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或专业机构提供的标准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