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市脑科医院儿少精神科
徐莉萍、曹莉萍等主任医师团队擅长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疗,尤其关注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提供药物与心理干预结合的治疗方案。挂号费约60元起。
2. 中山三院邹小兵团队
作为国内孤独症干预权威,邹小兵教授主导的BSR模式(行为-结构化-关系模式)被广泛认可,案例覆盖低龄儿童至青少年,强调家庭陪伴与个性化干预。
1. 黄丹特教名教师工作室
隶属于广州市康纳学校,聚焦孤独症融合教育,开发支持性课程。团队跨学科合作,涵盖医学、心理学及特殊教育领域专家,如顾问杨海芳(语言认知康复)、于洛迪(听觉语言神经机制研究)。
2. 南沙区启慧学校校长团队
特级教师领衔,专攻自闭症与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融合国际经验(如美国帕金斯盲校访学背景),提供社交技能与生活适应训练。
1. 小天使康复训练中心
张荣花(语言康复专家)与林丽英(早期疗育)等教师拥有20余年经验,擅长VB-MAPP评估、PCI游戏介入等个性化干预。
2. 星贝育园寄宿学校
采用独创的CBM干预法(安坐能力-意识建立-精神飘移干预),案例显示70%小龄儿童可实现“摘帽”。团队含行为干预师、情绪管理师等专业人员。
建议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如年龄、症状程度)选择干预方向,优先考虑有标准化评估体系和家庭指导服务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