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障碍
1岁以内的宝宝若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无反应、不寻求安抚、缺乏依恋行为(如不主动找抚养者),可能是早期警示信号。部分患儿表现为对他人情感反应淡漠,或难以理解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
2. 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延迟(如1岁仍无咿呀学语)、重复刻板语言,或非语言交流缺失(如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愿)需引起注意。
3. 刻板行为与情绪问题
自闭症儿童可能因环境变化、需求未满足或感官敏感(如对声音/触觉过度反应)引发剧烈哭闹,甚至出现自伤或攻击行为。部分患儿会通过固定动作(如反复摇晃身体)自我安抚。
1. 初步观察记录
记录宝宝哭闹的触发场景、频率及伴随行为(如是否伴随捂耳朵、撞头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专业评估。
2. 专业评估
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科可通过标准化量表(如M-CHAT)筛查,确诊需结合临床观察和发育史。
3. 家庭干预技巧
若怀疑发育异常,建议尽早就诊。早期干预(如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社交和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