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别分类与家庭成员认知
使用人物卡片(如哥哥、阿姨等),先让孩子识别自己的性别,再分类卡片性别,最后结合家庭成员提问(如"爸爸叫什么名字?")。完成后可玩"找朋友"儿歌游戏,边拍手边与家人握手互动。
2. 模仿动作游戏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边做拍手、洗脸等动作,孩子模仿时回应"我就跟你这样做",逐渐加快速度培养反应能力。
3. 五官指认与击掌
通过轮流指认对方鼻子、眼睛等五官训练眼神对视,表现好时蹲下与孩子平视击掌,日常可加入碰额头等亲密动作增强互动。
1. 杯子猜物
用三个杯子倒扣玩具,快速交换位置后让孩子猜玩具所在,熟练后可角色互换,锻炼观察力和方位记忆。
2. 123木头人
喊"123"时行走,"木头人"时静止,简单指令帮助理解规则。
3. 追光游戏
在暗屋用手电筒照射墙面,让孩子追踪光源移动,强化注意力。
1. 沿线走
在地面贴彩色胶带,让孩子沿线条行走或运送小球,提升平衡感。
2. 听音辨位
在不同方位敲击乐器,让孩子辨别声源方向,或模仿拍手节奏变化。
3. 吹泡泡
拉圈时听指令"变大/变小",结合肢体动作增强感官整合。
玩具建议:可选择拼图、彩色积木、水彩笔等刺激视觉和精细动作,或解压球、磁力手环等感官玩具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