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观察
1. 社交沟通障碍
缺乏眼神交流、手势互动(如指物)或共享注意力(如不会展示感兴趣的事物)  
对他人情绪反应迟钝,难以建立双向对话或友谊  
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特定短语、代词使用混乱)  
2. 刻板重复行为
坚持固定 routines(如路线、物品摆放),抗拒变化  
特殊感官兴趣(反复闻物品、迷恋特定声音)或动作(转圈、拍手)  
异常专注力(如记忆地铁线路但无法表达基本需求)  
二、专业诊断方法
1. 标准化评估工具
ADOS(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和ADI-R(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是国际金标准,但国内普及度有限  
CARS(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和ABC(自闭症行为量表)常用于初步筛查  
2. 临床诊断流程
需由儿童发育行为科或心理科专家结合DSM-5标准评估,重点观察社交互动、行为模式及发育里程碑偏离情况  
需排除智力障碍、听力问题等类似症状的疾病  
三、家长注意事项
早期干预关键性:3岁前是黄金干预期,即使未确诊,显著异常行为也应尽早介入  
避免误区:  
不依赖单一表现判断(如“不说话=自闭症”),需综合多维特征  
警惕过度医疗化,选择正规机构干预,避免盲目追求“特效疗法”  
四、科学认知与支持
能力多样性:部分患儿在音乐、绘画等领域有突出才能,但多数需针对性训练提升生活技能  
家庭角色:通过行为疗法、社交训练等系统干预,患儿可逐步改善社会适应性  
若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建议尽快至三甲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进行专业评估,避免延误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