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2021自闭研究

1. 布美他尼的“老药新用”

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利尿剂布美他尼可能改善小年龄自闭症患儿的核心症状。临床试验显示,0.5mg剂量每日两次可减轻中重度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但需注意其作为强力利尿剂的副作用(如大量饮水需求),且疗效存在个体差异。该研究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目前尚未获批正式治疗适应症。

2. 维生素D3纳米乳剂的突破

一项针对3-6岁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表明,纳米乳剂形式的维生素D3比传统补充剂更有效。服用6个月后,患儿在社交智商、语言能力及自闭症严重程度(CARS评分)上均有显著改善,而常规补充剂仅提升血液维生素D水平,未改善行为症状。

3. 诊断标准的革新与AI辅助

《Cell》研究通过AI模型分析0份病例,发现医生实际诊断时更依赖刻板行为、感知异常等非社交症状,而非传统诊断工具强调的社交缺陷。这一发现可能推动诊断标准的修订,减少漏诊率。

4. 邹小兵团队的动态干预理念

中山大学邹小兵团队提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动态发病机制”,强调个体化干预策略需结合遗传、环境及神经发育特点,为家庭和医疗系统提供更灵活的干预框架。

5. 诺贝尔奖成果的延伸研究

基于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疼痛受体机制),杜克大学团队发现自闭症儿童疼痛不敏感可能与TRPV1基因相关,为理解其感知异常提供了新视角,并基因校正疗法的潜力。

6. 全球流行病学与健康负担

《柳叶刀-精神病学》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自闭症患者达6180万(约每127人1例),导致115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呼吁加强早期筛查和支持体系。

以上研究展现了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干预的多维度进展,但需注意部分成果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进一步验证。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