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ASD)与多动症(ADHD)共病的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治疗需结合两者的特点制定综合方案。以下是基于现有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建议:
一、医学治疗
1. 药物治疗
对于共病多动症的自闭症患者,若出现明显注意力缺陷或冲动行为,可考虑使用托莫西汀等抗多动症药物,但需注意这类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比普通多动症儿童更差。  
若伴随情绪障碍或刻板行为,可配合精神科药物(如抗焦虑药)缓解症状,但需严格遵医嘱。
2. 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可能辅助改善脑功能,尤其针对语言或认知发育迟缓的患儿。
二、行为与康复训练
1. 结构化干预
应用行为分析(ABA)、地板时光等训练可改善社交和语言能力,同时需加入多动症的行为管理策略(如奖励机制、任务分解)。  
感统训练(如袋鼠跳、前滚翻)有助于提升专注力和前庭功能,适合多动症状明显的儿童。
2. 家庭与学校协作
家长需学习行为干预技巧,例如通过“10分钟计划”逐步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间,并结合奖励机制。  
学校应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教师可通过行为干预(如正向强化)帮助孩子适应课堂。
三、心理与社会支持
1.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帮助患儿调整不良认知模式,沙盘游戏、音乐治疗等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疏导。  
家庭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和冲动行为。
2. 运动与生活习惯
跳绳、乒乓球等运动被证实能提升专注力,建议每日规律进行。  
减少短视频等干扰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注意事项
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优先考虑非药物疗法,5岁以上若症状严重再评估用药。  
个体化方案:需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如语言能力、情绪问题)调整治疗重点。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训练方法或药物细节,可参考相关专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