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辅助性作用
中医主要通过针灸(如百会、神门等穴位)、推拿捏脊、中药调理(如柴胡疏肝散、交泰丸等)改善部分症状,但普遍认为不能完全治愈自闭症核心障碍。例如,针灸可能提升语言能力和注意力,推拿可缓解运动协调问题。
2. 个体差异显著
疗效受患儿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部分案例显示,中医调理后患儿的社交互动、情绪稳定性有所改善,但需长期坚持。
3. 中西医结合趋势
现代临床更推荐将中医作为综合干预手段之一,配合行为疗法、教育训练等西医方法,以提升整体效果。例如,中药调理胃肠功能后,可能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生理基础。
1. 缺乏大规模循证证据
多数中医疗法(如中药方剂)的疗效尚未通过严格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现有研究多为小样本观察。世界卫生组织虽认可中医情志疗法的辅助价值,但强调需结合现代医学。
2. 核心症状改善有限
中医对自闭症的社交障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的干预效果不明确,主要针对共患病(如睡眠障碍、焦虑)发挥作用。
综上,中医可能缓解自闭症部分症状,但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能“治好”该疾病。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现代康复手段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