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视模式异常
自闭症儿童常回避直接眼神接触,倾向于用余光扫视人脸或过度聚焦于物体局部(如旋转物品、反光表面),部分患儿会出现转头斜视、踮脚行走等异常姿势。约70%的患儿存在社交注视缺陷,表现为对情绪性表情的瞳孔反应减弱。
2. 感官过敏与选择性关注
约8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视觉过敏现象,包括对强光、特定颜色或快速移动物体的过度敏感,可能引发焦虑或回避行为。他们可能对某些视觉刺激(如电灯样式、旋转物体)表现出异常持久的兴趣。
1. 脑区功能差异
杏仁核过度激活可能导致眼神回避,而初级视皮层局部连接增强会引发对细节的过度关注。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则与眼球运动失调(如平滑追踪障碍)相关。
2. 信息处理特征
自闭症儿童更倾向于局部加工模式,例如观看人脸时更多关注鼻部和嘴部而非眼部,这种碎片化观察方式影响了对整体社交场景的理解。
1. 行为训练
渐进式眼神接触训练(从物体过渡到真人)、社交故事疗法可改善注视行为。虚拟现实脱敏训练对缓解视觉过敏有一定效果。
2. 医学辅助
棱镜眼镜可改善空间定向,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靶向颞叶皮层可能调节视觉处理功能。建议确诊时同步进行眼科评估(包括屈光、眼动检查)。
需注意并非所有自闭症儿童都表现相同,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视觉低敏(如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或痛觉迟钝。早期筛查中,6月龄无社交性微笑、18月龄缺乏共同注意等信号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