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集体课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集体课是一种融合认知、社交、理解、沟通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训练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自闭症儿童游戏集体课的详细介绍:

游戏集体课的重要性与作用

集体课是连接康复个训课与校园、社会生活的重要桥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完成从个训课→集体课→家庭→社会(学校)的过渡过程。集体课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够:

  • 锻炼孩子的空间感和身体协调性
  • 培养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
  • 提高专注力和耐心
  •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学会等待和遵守规则
  • 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在小组游戏中能显著提升主动社交、情绪识别及同伴意识。集体课模拟真实社交场景,帮助特殊儿童学习轮流、分享、合作等基本规则,并观察模仿同伴行为。

    游戏集体课的设计原则

    为自闭症儿童设计游戏集体课时,需要遵循以下关键原则:

    1. 简短明晰的指令:孤独症儿童容易因一次性接受太多指令而感到不知所措,要用简短直接的陈述表达指令,并配合动作示范。

    2. 明确直观的游戏场景:游戏场景应明确直观,规则简单明了,有具体可量化的目标。例如"小猴偷桃"游戏中,明确分为两个阶段:大老虎睡觉时偷桃子,大老虎起来时赶快逃跑。

    3. 感官调节策略:考虑自闭症儿童可能对某些感官刺激过于敏感或迟钝的情况。例如"追光游戏"在黑暗房间用手电筒光源吸引孩子注意力,锻炼专注力。

    4. 逐步增加难度:从简单游戏开始,等孩子能力提升后再增加复杂度。如"快递小能手"游戏从简单点名开始,熟练后再加入自我介绍等元素。

    5. 结合兴趣与优势:根据自闭症儿童独特的技能和兴趣开发游戏,利用他们的优势创造积极体验。

    常见游戏类型与实施方法

    社交互动类游戏

    1. 角色扮演游戏:如"合作厨房"活动,分初级(平行活动)、中级(交替动作)和高级(角色互换)不同难度级别。这类游戏让孩子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学习社交行为和交流技巧。

    2. 团队合作游戏:如两个小朋友用布带结成绳圈扮演汽车,轮流当司机和乘客,通过问答互动提升沟通能力。这类游戏要求孩子们共同完成任务,有助于理解团队精神。

    3. 规则类集体游戏:如改良版"狼来了"游戏,孩子扮演小羊需听从"老狼"指令并遵守规则,锻炼专注力、听指令能力和危险躲避意识。

    认知训练类游戏

    1. 按数取物:通过数字与实物对应关系游戏,提升数字与量感认知。进阶版可加入社交环节,如轮流掷骰子取对应数量物品。

    2. 记忆观察游戏:如"玩具在哪里"用杯子倒扣玩具交换位置让孩子猜测,培养观察力和方位记忆。"当个照相机"游戏让孩子记住物品后找出被盖住的物品,提高观察辨别能力。

    3. 听音辨位游戏:在不同方位敲击乐器让孩子分辨声源方向,或通过拍节奏模仿游戏培养听觉注意力。

    感觉统合类游戏

    1. 触觉与本体觉训练:如听鼓声做动作的游戏,锻炼触觉和本体觉,提升反应力。

    2. 视觉追踪训练:"追光游戏"让孩子眼睛跟随黑暗房间中的手电筒光源移动。

    3. 多感官整合游戏:如"泡泡方程式"社交游戏,结合视觉(泡泡)、触觉(戳泡)和社交规则(轮流、合作)。

    集体课实施中的关键要素

    教师能力要求

    上集体课的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家长应评估老师是否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1. 专业的评估分析能力,能准确判断集体课质量

    2. 差异化教学能力,应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

    3. 规则建立与维持能力

    4. 社交技能引导能力

    5. 行为管理与情绪调节能力

    6. 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的能力

    儿童能力评估

    在参加集体课前,家长和老师需要评估孩子是否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1. 基本的眼神接触和注意力

    2. 简单的动作模仿能力

    3. 能够理解并执行简单指令

    4. 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

    5. 对同伴有一定关注度

    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从小组课(2-3人)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大的集体。

    环境与支持策略

    1. 结构化环境:提供清晰明确的活动区域和视觉提示,帮助孩子理解活动流程。

    2. 同伴支持:安排能力较强的同伴示范,促进模仿学习。

    3. 正向强化: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和奖励,强化积极行为。

    4. 差异化参与: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参与活动。

    5. 情绪调节:准备安抚物品或安静区域,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波动。

    集体课向日常生活的延伸

    游戏集体课的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儿童最终融入社会生活,因此需要将课堂所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1. 家庭延续:家长可以学习课堂游戏在家中进行,如"拍掌游戏"提高专注力。

    2. 社区实践:创设简单真实的社交机会,如让孩子帮家人传递物品。

    3. 角色转换:让孩子将从游戏中学到的角色应用到真实场景中。

    4. 规则泛化:将游戏中的规则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场景中。

    5. 社交脚本:利用游戏中的互动模式作为社交脚本,应用于其他社交场合。

    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集体课,结合家庭和社区的支持,自闭症儿童能够逐步发展社交能力、提高适应能力,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关键是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节奏,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