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表现
1. 社交障碍
缺乏目光对视,对亲人呼唤反应淡漠,不寻求拥抱或安慰
对同龄儿童无互动兴趣,如不参与抢零食、躲猫猫等游戏
面部表情呆板,难以被逗笑,对人际互动(如扮鬼脸)兴趣低
2. 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明显滞后:可能完全无语言或仅能发简单音节
非语言交流缺失: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需求,可能通过拉拽他人手部达成目的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持续重复特定动作(如开关灯、旋转物体)
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如长时间盯着电扇转动)
二、干预建议
1. 早期专业评估
建议使用ABC量表或CARS量表进行筛查,并寻求发育行为科医生诊断
2. 家庭干预重点
社交引导:通过地板时光等游戏促进眼神交流,逐步延长互动时间
语言刺激:用简单词汇重复命名日常物品,配合夸张表情和肢体动作
行为拓展:引入新玩具时采用"先观察-后参与"模式,避免强迫接触
3. 专业支持
可考虑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重点提升基础认知和模仿能力
感统训练有助于改善感知觉异常(如触觉过敏/迟钝)
三、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仅当伴随严重情绪障碍或自伤行为时需考虑药物辅助
记录行为变化:定期对比孩子社交反应、语言进展等,为调整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若发现孩子存在发育倒退(如已学会的词汇消失),需立即就医评估。轻度自闭症通过系统干预有望显著改善社会功能,关键在早发现、早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