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重复为主要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台湾地区,自闭症也被称为"肯纳症",这一名称源自1943年美国的肯纳(Leo Kanner)医师首次发现这一病症。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自闭症不是由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而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
台湾在自闭症干预方面发展出了一些特色方法,其中"游戏与生活文化介入"(PCI)模式尤为突出。这一模式由杨宗仁教授创立,强调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情境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能力。
PCI模式的四个干预阶段:
1. 心中有人:提升对人的注意和兴趣
2. 心有意图: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意图
3. 心中有心:理解他人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心智理论)
4. 心有文化:学习符合社会文化规范的应对方式
箱庭疗法(沙盘游戏)也在台湾得到应用,这种非言语的治疗方式特别适合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通过操作沙子调节身心能量,减少问题行为。
人幼工作室是台湾著名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成立于2020年2月26日,由杨宗仁教授(退休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吴佑佑医师和杨丽娟老师共同创办。机构名称源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同时也包含了创始人杨宗仁("人")和吴佑佑("幼")的名字谐音。
人幼工作室采用"游戏与生活文化介入"(PCI)模式,强调:
机构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会性障碍,因此干预的首要目标是让儿童从"心中无人"提升至"心中有人"。
人幼工作室提供多种课程,包括地板时光、职能治疗和小组课等。根据2025年6月的数据,人幼在台湾自闭症机构中排名第3位,区域热度排名第5位。
人幼的理念和实践不仅在台湾产生影响,也已扩展到大陆地区。例如,大连市乾爱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就是台湾人幼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唯一康复中心,也是大连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除了人幼工作室外,台湾还有多家致力于自闭症服务的机构:
1. 台湾自闭症基金会:成立于1988年,是台湾第一家专为自闭症者及其家庭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从儿童到成人的全生涯服务
2. 财团法人台湾肯纳自闭症基金会:位于台北市北投区,致力于肯纳症(自闭症)患者的服务与支持
3. 财团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位于台北市中山区,提供多种康复服务
4. 台湾展望教育中心:专门提供以ABA(应用行为分析)为主导的专业技术服务
5. 星星雨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台湾连锁机构,在太仓、昆山等地设有分部,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开展专业康复训练
这些机构各具特色,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