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康复个案研究总结

1. 社交障碍表现

  • 多数个案存在眼神接触回避、社交互动困难,如7岁男孩小明无法进行连贯对话且回避身体接触
  • 部分儿童通过早期干预可改善:3岁小新经2年训练后能从"无法交流"进步到表达需求
  • 2. 行为与感知异常

  • 刻板行为(如重复玩弄物品)和感知觉过敏(对光线/声音敏感)较常见
  • 案例显示,12周行为干预可减少68%的刻板行为
  • 二、有效干预方法

    1. 核心疗法

  • 应用行为分析(ABA):通过正强化改善语言和自理能力,案例中小强通过ABA减少刻板行为
  • 结构化教学(TEACCH):利用视觉提示建立安全感,如固定教具布局
  • 2. 黄金期与强度

  • 2-6岁为干预黄金期,大脑可塑性最强
  • 高强度干预(如每周20-40小时)效果更显著
  • 3. 家庭与社会支持

  • 家长参与训练可提升效果30%以上
  • 社区接纳度高的环境中,儿童社交能力改善更明显
  • 三、康复评估体系

    1. 标准化工具

  • PEP-3量表:适用于2-7岁儿童,覆盖认知、语言等8大领域
  • VB-MAPP:重点评估语言和社会能力
  • 2. 效果指标

  • 短期目标:如安坐30分钟、眼神接触15秒
  • 长期目标:生活自理、学业融入
  • 四、典型案例进展

    | 案例 | 干预方法 | 效果 |

    ||-||

    | 小程(1.5岁) | 中医+康复训练 | 2疗程后首次喊"妈妈" |

    | 小东(9岁) | 感统训练+行为矫正 | 语言清晰度提升40% |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