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孩子自己干预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干预表现通常体现在其行为模式和社交互动中,这些表现可能反映出他们试图自我调节或适应环境的方式。以下是主要特征:

1. 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常通过重复动作(如反复开关灯、转圈、拍手)或固定程序(如坚持使用同一餐具、固定路线行走)来获得安全感,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自我干预方式。部分孩子会长时间专注于特定物品(如车轮、灯光),甚至反复观看同一集动画片数十次。

2. 社交回避与替代沟通

他们可能避免目光接触、抗拒肢体接触,或通过非语言方式(如拉他人手、指物)表达需求,而非使用语言。部分孩子虽能背诵儿歌或数字,但缺乏主动交流意图,这种机械记忆可能是其补偿语言障碍的尝试。

3. 感觉异常与自我刺激

对特定声音、触觉或视觉的过度敏感或迟钝,可能导致他们通过异常行为(如捂耳朵、摇晃身体)来调节感官输入。例如,有的孩子会持续开关灯以满足视觉刺激需求。

4. 兴趣狭窄与固定习惯

他们可能对同龄人常见的玩具不感兴趣,转而沉迷于特定事物(如天气预报、数字),并因习惯被打破而情绪失控。这种高度集中的兴趣可能是其自我安抚的机制。

5. 语言能力的非常规使用

部分孩子会出现语言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话突然消失),或使用刻板重复的短语。少数可能表现出机械记忆优势(如背诵年代),但缺乏实际交流功能。

早期识别建议:若孩子出现以上表现,尤其是社交障碍与刻板行为并存时,建议结合专业评估(如“五不”筛查法:不看、不应、不指、不说、行为不当)及时干预。需注意,部分表现可能与感统失调混淆,需通过专业诊断区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