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自闭症筛查量表
1. ABC量表(自闭症行为量表)
包含57个项目,涵盖感觉、交往、语言等5个方面,总分≥31分提示风险,≥67分可能确诊。需由长期观察者(如家长)填写,适用于8个月至28岁儿童。
示例项目:是否对呼唤名字无反应、重复刻板动作、代词使用混乱等。
2. CARS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针对2岁以上儿童,15个项目评分1-4分,总分≥30分提示轻中度孤独症,≥38分且5项≥3分为重度。评估人际关系、模仿能力等行为特征。
3. 克氏行为量表(CBS/CABS)
14项简易筛查工具,总分≥7分需进一步评估。项目包括长时间旋转身体、学东西易忘等,适合早期初筛。
二、核心观察指标("五不"原则)
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
不看:缺乏眼神对视或面部表情反应;
不应:对名字呼唤无反应;
不指:不会用手指物表达需求;
不说:2岁仍无语言或仅重复短句;
不当:刻板行为(如开关门、旋转物品)或感觉异常。
三、注意事项
1. 量表局限性:筛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观察,确诊需专业医生通过标准化评估(如ADOS、ADI-R等)。
2. 发育差异:部分语言迟缓或内向性格可能被误判,需动态观察。
3. 早期干预:若筛查高风险,建议尽快至妇幼保健院或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断。
四、家长自测建议
可参考社交互动、语言沟通、重复行为等维度初步判断,但需避免过度依赖自测结果。专业评估工具如PEP-3(针对2-7岁儿童)能更全面分析发展水平。
若发现异常,建议记录孩子行为视频供医生参考,并预约发育行为科或儿童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