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其社会融入。以下是相关政策与实践的关键信息:
1. 教育部新规:2025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自闭症儿童可通过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接受教育,需提供残疾人证或医院证明。学籍管理更灵活,允许跨省转学“一网通办”和个性化学籍变动评估。
2. 法律基础:虽然《教育法》未直接提及随班就读,但义务教育法强调平等教育权,为融合教育提供了法律支撑。各地通过资源教室、专业师资等配套措施落实政策。
1. 个性化教学:需根据儿童特点分层设计教学目标,配置康复设施和专业人员。例如,山东、福建等地要求普通学校每班接收不超过3名特殊儿童,并配备资源教师。
2. 家校社协同:学校需通过公益宣讲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自闭症特性,同时鼓励社区志愿者参与课堂支持。厦门等地的实践显示,家庭和社区参与是成功关键。
3. 现实困境:部分教师因压力大可能忽视特殊儿童需求,导致“随班混读”;学生也可能面临歧视,如案例中智力障碍儿童被区别对待。
1. 入学时机:需结合孩子能力选择随班就读或特教班,避免过早或过晚。
2. 权益维护:通过教育部门评估获取支持资源,如山东的线上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