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询问 自闭症提问

1. 培养基础询问能力

当孩子具备基本需求表达能力后,需要逐步引导他们使用询问句式(如"可以吗?""行不行?")。初期训练时建议全部满足请求,熟练后再适当拒绝,并通过辅助任务缓解拒绝带来的情绪波动。关键是要让孩子理解"询问"与"肯定回答"的区别,避免形成机械应答模式。

2. 创设提问语境

通过游戏化方式制造认知冲突:

  • 使用不透明袋子依次出示已知/未知物品,用夸张语气引导对陌生物品的提问("这是什么?")
  • 利用贴纸书等兴趣物品,遮盖部分图案引导猜测式提问("是不是兔子?")
  • 这种方法通过已知与未知的对比激发好奇心,比日常场景更易触发提问行为。

    3. 理解提问的社交功能

    许多孩子能回应问句但不理解提问的本质。可通过以下方式强化认知:

  • 分析对话角色:让孩子分辨对话中"谁在提问""谁在回答"
  • 示范提问场景:如"大治路怎么走?——直走右拐"的简单对话模仿
  • 使用视觉提示卡辅助提问句式练习。
  • 4. 家长干预要点

  • 指令明确性:必须执行的指令(如穿衣)直接要求而非询问;非必要指令被拒绝时应接受
  • 情感调节:拒绝请求时需及时辅助完成任务,避免长期负面情绪积累
  • 家庭干预三要素:保持"爱、时间、方法"的平衡,避免依赖所谓"特效疗法"。
  • 5. 进阶社交提问训练

    当孩子掌握基础询问后,可逐步引导:

  • 需求延伸:从"可以玩吗"到"什么时候去?"等时序性提问
  • 社交发起:用字卡提示正确互动句式("一起玩好吗?")替代直接肢体接触
  • 地板时光游戏:通过地面互动观察孩子需求,鼓励主动表达。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训练效果与孩子的基础能力密切相关,建议先评估其是否具备"知道/不知道"的认知理解能力再开展提问教学。整个过程中,保持自然情境下的密集互动和专业指导是关键。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