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语言交流困难:缺乏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僵硬,对他人肢体语言理解困难,例如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信号(如微笑或皱眉)。
2. 互动缺陷:难以建立友谊,对集体活动无兴趣,可能表现为独自重复特定行为(如反复开关门)。
3. 情感疏离:对亲友的亲密举动(如拥抱)表现出抗拒,甚至对疼痛或危险缺乏反应。
1. 语言发展滞后:部分患者语言简单或完全无语言,少数可能机械记忆较强(如背诵数字或歌词)但缺乏交流意义。
2. 表达刻板:重复固定短语或问题,语调单调,可能突然中断对话或答非所问。
3. 非语言替代:常用拉扯他人手指向物品,而非用语言表达需求。
1. 重复动作:如长时间旋转物体、排列物品或重复走固定路线。
2. 抗拒变化:对日常生活流程(如饮食、作息)要求严格,轻微变动可能引发焦虑或攻击行为。
3. 特殊兴趣:沉迷于特定主题(如天气预报、机械零件),但对普通娱乐活动(如球类游戏)无兴趣。
1. 感觉过敏/迟钝:对某些声音、光线过度敏感,或对触觉、痛觉反应异常。
2. 情绪不稳定:易因沟通失败或环境变化爆发情绪,如尖叫、自伤或攻击他人。
3. 共济失调:部分患者动作笨拙,平衡能力较差。
20岁患者可能保留部分儿童期症状,但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以下变化:
若需进一步评估或干预建议,可结合专业量表和医疗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