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流缺陷、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以下从核心特征、成因、干预等方面综合说明:
1. 社交障碍
患者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意图,缺乏眼神接触、情感依恋或主动社交行为,常表现为冷漠或疏离。例如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无忧虽在数学艺术方面有天赋,却因无法遵守学校规则被误解为“问题孩子”。
2. 语言与沟通异常
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如2-3岁仍无语言)、重复刻板表达(如鹦鹉学舌)、非语言交流障碍(不理解肢体语言或表情)。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患者可能执着于特定物品(如瓶盖、旋转风扇)、重复动作(拍手、摇晃身体),或抗拒环境变化。
1. 早期干预
行为疗法(如ABA)、语言训练、感统训练可显著改善症状,5岁前语言干预效果尤佳。
2. 家庭与社会支持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干预方法或资源,可参考专业机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