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在恐惧感但表达异常
自闭症患者可能因神经发育差异导致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受限,其恐惧反应常表现为回避、刻板行为或情绪爆发,而非典型的面部表情或语言表达。研究表明他们能感知威胁性刺激(如突然靠近的物体),但脑电反应模式与常人不同。
2. 恐惧触发源的独特性
1. 情绪识别困难
部分患者因难以区分自身情绪状态,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恐惧感,表现为"冷漠"。研究显示其身体情绪地图较常人更模糊,不同情绪的身体感受差异较小。
2. 非常规恐惧反应
例如对危险事物(如车辆)缺乏回避,却对无害刺激(如特定纹理)极度抗拒。美国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恐惧清单包含487种非常规项目,如月亮、电源插座等。
1. 焦虑障碍
约40%患者伴随焦虑症,表现为持续紧张、强迫行为等。青春期后社交恐惧症风险显著增加。
2. 情绪调节障碍
大脑杏仁核过度活跃可能导致恐惧反应放大,且缺乏有效调节策略。干预计划如EASE(情绪意识与技能增强)可通过正念训练改善此问题。
1. 观察行为线索:注意捂耳、僵直、重复动作等非典型恐惧表现;
2. 结构化环境:提前预告变化,减少不可预测性;
3. 专业干预: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社交技能训练可帮助理解与管理情绪。
综上,自闭症患者并非没有恐惧,而是以独特方式体验和表达。早期识别其恐惧信号并针对性支持,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