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交流异常:回避对视或眼神接触短暂,婴儿期即不追视人脸。
2. 情感互动缺失:对父母离开/归来漠不关心,极少主动寻求拥抱或分享快乐。
3. 呼名无反应:常被误认为听力问题,但对特定声音(如广告)敏感。
1.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2岁仍无有意义单词,3岁不会短句;部分患儿出现已掌握语言的退化。
2. 机械性语言:语调平直、重复广告词或他人话语,代词混淆(如用“你”代替“我”)。
3.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会用手指物、挥手再见等手势。
1. 重复动作:持续拍手、摇摆身体、旋转物品或踮脚走路。
2. 固定模式依赖:坚持相同路线、饮食或作息,轻微变化即引发强烈焦虑。
3. 特殊物品迷恋:沉迷车轮、开关、灯光等,对玩具功能不感兴趣。
1. 感觉过敏/迟钝:对声音(如吹风机)、触觉(衣物标签)过度敏感,或对疼痛异常迟钝。
2. 自我刺激行为:凝视灯光、反复触摸光滑表面等。
1. 家族聚集性:若家族有自闭症患者,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度达70%-90%)。
2. 基因突变影响:如SHANK3、CNTNAP2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突触功能异常,加重社交与语言障碍。
3. 智力发育不均衡:部分患儿存在智力障碍,少数在特定领域(如记忆、计算)表现突出。
遗传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发现上述多个特征持续存在,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