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交流障碍
自闭症儿童常表现出眼神接触减少或回避,这可能与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的恐惧反应有关。约70%的患儿在社交中避免直接对视,影响了对面部表情和社交线索的感知。
2. 注视模式异常
1. 感知碎片化
患儿常以"由点到面"的方式观察世界,难以整合视觉信息的全局关联性。例如观看社交场景时,可能只注意到孤立物体而忽略人物互动。
2. 生理机制异常
1. 早期筛查指标
2月龄即可通过眼动追踪发现注视异常,如对人物互动的注视时间短于典型儿童。6-18月龄若缺乏共同注意(分享兴趣的眼神交流)是重要预警信号。
2. 康复训练方向
1. 共病性视觉问题
约65%患儿存在屈光不正(近视率是同龄2倍)、视觉信息处理延迟(慢300-500ms)等问题,需定期眼科评估。
2. 感觉过敏现象
部分患儿对光线、颜色过度敏感,可能出现捂眼、斜视等视觉防御行为,需通过环境调整(如降低照明强度)缓解不适。
这些视觉特征既是自闭症诊断的重要参考,也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了生物行为学依据。通过针对性训练,部分患儿的眼神交流能力可获得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