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和假性自闭症在症状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成因、核心特征及干预效果存在本质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和症状特点:
一、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真性自闭症)
1. 社交障碍
回避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或表情,缺乏分享行为(如不会指物展示兴趣)。
语言发育落后,可能出现重复语言或词不达意的情况。
2.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如拍手、转圈)、固守固定流程(如坚持相同路线或睡眠习惯)。
对特定物品(如旋转物体)或话题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
3. 感知觉异常
对声音、触觉等刺激过敏或迟钝(如对疼痛不敏感或害怕吹风机声音)。
约70%患者伴随智力障碍,部分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
二、假性自闭症的典型表现
1. 后天心理因素主导
多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或外界压力引发,表现为沉默、胆怯、排斥新事物,但无神经系统异常。
在熟悉环境中(如亲友面前)可能正常交流,语言能力和智商通常正常。
2. 症状的局限性
仅表现为单一领域障碍(如不爱说话),缺乏真性自闭症的重复刻板行为或感知觉异常。
通过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较好。
三、关键鉴别点
成因:自闭症是先天性神经发育障碍,假性自闭症多为后天心理问题。
行为:真性自闭症的刻板行为更复杂且难以改变,假性症状较表面。
治疗反应:假性自闭症对心理治疗敏感,真性需长期行为干预。
若需进一步评估,建议结合专业诊断工具(如ADOS量表)或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