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音乐的瑰丽舞台上,有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它前身是中国轻音乐学会,于1989年5月10日由著名的作曲家王酩创立^[1]^。历经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推进,这个协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音乐领域的重要角色。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2006年10月,经过民政部和文化部的批准,它正式更名为中国大众音乐协会^[1][7]^。与此它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和改革。到了2017年6月,协会成功完成了与行政机构的脱钩,更好地服务于大众音乐的发展。党建的指导由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行业管理部门则是文化和旅游部^[1][7]^。这样的组织架构和领导团队确保了协会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决策。名誉李谷一、梁鑫华和执行任晓锋的领导之下,还有姜山、卞留念等音乐界人士担任副,于玲玲担任秘书长^[1][6]^。
协会不仅致力于音乐行业的服务,还拥有一系列核心业务和活动。音乐艺术展演、学术研讨、原创作品征集和音乐普及活动是协会的核心职责^[7][8]^。它还组织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编写和人才培训,涉及萨克斯、口琴等专项^[2][3][8]^。值得一提的是,协会还定期举办大型展演活动,如“感动中国”群众文化和“美丽中国”音乐展演等^[2][4]^。近年来,协会还举办了“大众音乐传播与产业发展分享会”,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举办更多重要的活动,如第五届华夏口琴论坛和第三届亚洲萨克斯大会等^[1][4][6]^。
除了以上所述,协会还致力于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自律管理,保护会员权益。它的目标是推动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7][8]^。与此协会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推动大众音乐的普及。例如,它举办的第十四届亚太口琴艺术周等活动,促进了国内外音乐文化的融合和发展^[4][6]^。
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影响力的组织。它在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普及和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为音乐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