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语言交流困难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详细解释:
1. 核心特征
社交障碍:患者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缺乏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对同龄人的互动兴趣低下。
语言障碍:约5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可能表现为不会说话、重复他人语言(仿说)或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刻板行为:如重复拍手、转圈,或对特定事物(如灯光、广告)表现出异常执着。
2. 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自闭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同卵双胞胎同病率高达82%,约15%患者与已知基因突变相关。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高龄产妇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 早期表现与诊断
早期迹象:婴幼儿期即可发现,如回避拥抱、对呼唤无反应、沉迷于单一玩具。
诊断标准:需通过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估,重点关注社交、语言及行为异常。
4. 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智力障碍、多动症或感觉异常(如对声音/触觉过度敏感)。
5. 干预与支持
早期行为干预(如ABA疗法)和语言训练可改善症状,但需终身支持。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理解与包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