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善感觉统合能力:通过平衡木、蹦床、滑板等器械训练,帮助孩子整合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缓解感觉过敏或迟钝问题。
2. 提升社交互动性:设计需要协作的团体运动(如接力赛、足球传球),逐步培养共同注意力和规则意识。
3. 调节情绪行为:高强度运动(如游泳、跑步)能有效减少刻板行为和情绪爆发,促进内啡肽分泌。
1. 结构化运动课程:
2. 游戏化社交训练:
1. 强度控制:建议每天1-3小时分段进行,高强度训练(如攀岩、自行车)需间隔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引发情绪问题。
2. 环境适配:选择低刺激场地(避免强光/噪音),使用视觉提示卡明确运动流程,降低焦虑感。
3. 家庭参与:家长应学习基础感统训练方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替代电梯)。
对于轻度自闭症儿童,可重点发展游泳、骑自行车等个人运动项目;中重度患儿建议从感统器械(平衡台、触觉垫)开始渐进训练。持续6个月以上的系统性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核心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