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朴树(自闭症的演员)

朴树是中国乐坛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是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也是一位长期与自闭症和抑郁抗争的艺术家。他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敏感灵魂如何在自我封闭与艺术表达之间寻找平衡。

朴树的自闭症特质与表现

朴树的自闭特质表现在多个方面:他习惯独处,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甚至在录制综艺节目时直言"不想玩,就想待在家里"。这种对社交的抗拒源于他长期的自闭状态——曾有11年时间几乎不在媒体前露面。在热闹的哈瓦那之夜,他也难以感受到常人期待的兴奋与愉悦。

朴树的自闭特质还体现在他对常规社会规则的不适应上。据经纪人描述,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而且天真的惊人",对金钱完全没有概念,经常不带钱出门,甚至发生过用矿泉水瓶抵停车费、轻易借给陌生人25万后被骗等事情。这种对社会规则的"无知"状态,正是许多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特征。

音乐创作与自闭特质的关系

朴树将最美好的能量都倾注在了音乐中,正如他所说:"把最好的能量放在了音乐里,最烂的情绪给了她(妻子)"。这种将全部专注力投入特定领域的能力,恰恰是自闭症谱系人群的优势所在。他的作品如《那些花儿》《白桦林》《平凡之路》《生如夏花》等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源自一个极度敏感而专注的灵魂。

这种专注也有代价。朴树曾表示,他的第二张专辑其实是为了迁就歌迷而出,很多歌曲他自己并不喜欢。这种艺术追求与商业需求间的矛盾,对于一个自闭特质明显的人来说尤为痛苦。他的创作过程如同鹰的重生——"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充满自我撕裂与重建的痛苦。

婚姻生活与自闭症的挑战

朴树与妻子吴晓敏的婚姻也受到他自闭特质的影响。他坦言自己把"最烂的情绪"给了妻子,甚至曾因婚姻问题痛哭。吴晓敏一度考虑过分手的想法,这反映了自闭症患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典型困境——难以处理复杂的情感交流和日常互动。

尽管如此,他们的婚姻已持续13年,这表明双方都找到了适应的方法。朴树在节目中感谢妻子"愿意嫁给我这个'渣男'",显示了他对自己局限性的认知和对妻子包容的感激。这种自我觉察对自闭症谱系人群来说尤为珍贵。

公众形象与社会接纳

朴树在公众面前呈现的形象复杂而矛盾:他既是"玩世不恭的孩子",又是深沉的音乐诗人。他在《奇遇人生》中的表现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个重度自闭的人如何面对综艺节目的社交要求。这种冲突恰恰让公众看到了自闭症谱系人群的真实状态。

社会对朴树的接纳也反映了对神经多样性认知的进步。高晓松等朋友理解他的为人,观众也逐渐接受他"着急回家睡觉"的直率。这种接纳为其他自闭症谱系人士树立了积极的榜样,表明独特的神经结构不一定阻碍成就与幸福。

朴树的故事告诉我们,自闭症不是缺陷,而是一种不同的存在方式。通过音乐,他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时间,社会学会了欣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经历为理解艺术创作与神经多样性的关系提供了宝贵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