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要性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社交障碍、语言迟缓、刻板行为)会显著影响生活能力,专业干预可改善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早期科学干预能使30%-50%的轻度至中度患儿接近正常发育水平。
2. 非绝对化
部分轻度或高功能自闭症患者若症状不影响日常功能,可能无需强制矫正,但需持续观察。
1. 个性化评估: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家庭支持等制定计划,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
2. 家庭参与:将干预融入日常生活(如共同家务、社交场景模拟)比单纯机构训练更可持续。
3. 综合方法:推荐结合行为疗法、语言训练、感觉统合等多元手段。
自闭症干预并非追求“完全矫正”,而是通过科学手段帮助患者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早期行动和持续支持是关键,但具体方案需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