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儿童区域观察记录

一、基础信息

  • 观察对象:化名/年龄/性别/确诊情况(如:小宇,7岁,男,经ABC量表评估67分)
  • 观察区域:建构区/益智区/感统训练区等
  • 观察时间:2025年X月X日 9:00-11:00
  • 二、核心观察维度

    1. 社交互动表现

  • 目光接触频率:如"持续回避他人视线,仅在与治疗师互动时短暂对视1-2秒"
  • 同伴反应:记录是否回应同伴邀请(如"当小安询问'小蓝要下车吗?'时微笑取出蓝色套塔")
  • 2. 行为特征

  • 刻板行为:记录重复动作(如"持续旋转积木车轮达15分钟")
  • 兴趣偏好:标注特殊喜好(如"仅选择红色积木进行排列")
  • 3. 情绪调控

  • 焦虑触发点:如"更换活动区域时出现拍打耳朵的自伤行为"
  • 安抚策略:记录有效干预方式(如"深呼吸练习后情绪平缓")
  • 三、典型干预案例

    案例1:社交启动训练

  • 情境:集体游戏时间
  • 策略:采用"轮流隧道"游戏,教师示范"轮到妈妈爬"后引导儿童模仿
  • 进展:从完全被动到能跟随完成3次轮流互动
  • 案例2:刻板行为转化

  • 方法:将旋转物品的偏好转化为功能(如用旋转陀螺进行颜色认知)
  • 效果:单次训练中注意力维持时间从2分钟延长至8分钟
  • 观察分析要点

    1. 使用CARS量表定期评估(建议每3个月),重点关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维度

    2. 对比PEP-3评估结果制定IEP计划,如将"共同关注"拆解为"指物→对视→分享"三阶段目标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