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检测手段,在自闭症早期识别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以下是相关技术的综合分析: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通过监测大脑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HbO)和脱氧血红蛋白(HbR)的浓度变化,反映脑区活动差异。其核心优势包括:
1. 非侵入性:无需注射造影剂或辐射暴露,适合婴幼儿重复检测;
2. 高兼容性:允许儿童在动态任务(如说话、运动)中实时监测脑活动,克服了传统fMRI只能静态成像的局限;
3. 早期预警:可检测1岁以下婴儿的脑功能异常,早于行为症状显现(传统诊断需3岁后)。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儿常表现为:
1. 辅助诊断:结合行为量表(如M-CHAT)和脑成像,提高筛查准确性;
2. 疗效评估:通过治疗前后脑功能连接对比,量化干预效果(如案例显示枕叶纤维连接改善);
3. 风险预测:对自闭症高危婴儿(如有家族史)进行脑发育轨迹追踪。
尽管前景广阔,仍需注意:
当前国内已有医疗机构(如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将fNIRS投入临床,用于多动症、自闭症等儿童发育障碍的靶向诊断。建议家长在观察到"五不"预警信号(不应、不指、不看、不语、不当行为)时,及时结合专业脑功能评估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