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劣迹艺人如何认定?

一、认定标准

根据《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对劣迹艺人的认定有了明确的规范。这些演艺人员若触及以下从业规范的红线,将被列入劣迹艺人名单:

1. 危害国家安全、国家统一或损害国家荣誉的行为;

2. 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或行动;

3. 宣扬邪教、迷信,或参与涉黄、赌、毒、暴力等非法活动;

4. 酒驾、肇事逃逸等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5. 在演出中假唱、假演奏,欺骗观众的行为;

6. 发布违背公序良俗的言论或虚假信息;

7.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或法律的行为。

这些行为是否违规,除了依据行业自律规范,还会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判罚结果。例如,假唱的判定将以执法机构的认定为准。

二、认定流程

对于劣迹艺人的认定流程,首先是信息收集与评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负责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行政部门的反馈、行业组织的报告以及第三方渠道的情报,同时评估艺人及其所属单位提供的申辩材料。

接下来是审议与通报。道德建设委员会在评估完毕后,会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然后提交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还会报送文化和旅游部备案,最终以书面形式向公众通报违规结果。

三、法律与行业依据

认定劣迹艺人的标准和流程,是建立在坚实的法律与行业依据之上的。

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发布的《通知》,为封杀劣迹艺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行业自律规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首次详细列出了从业规范,并明确了对应的惩戒措施,成为认定劣迹艺人的核心依据。

通过以上明确的认定标准、规范的认定流程以及坚实的法律与行业依据,劣迹艺人的认定实现了从行为界定到处罚执行的全链条规范管理,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