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原则
1. 每日结构化流程:固定起床、用餐、训练、休息时间,使用可视化日程表(图片/符号)辅助理解
2. 强化物轮换机制:每3天更换奖励物品,保持动机有效性
3. 多维度评估:每周记录认知、社交、生活技能进展,调整训练强度
二、核心模块安排
1. 生活技能训练(每日60分钟)
分步教学:如厕训练(脱裤→坐便→清洁→洗手)采用DTT分解教学
餐具使用:从握勺舀豆子过渡到独立进食,配合手部肌肉训练
穿衣练习:按"套头→伸手→整理"顺序分解,使用带魔术贴的教具
2. 社交能力培养(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基础层:通过玩具车交换、击掌游戏建立简单互动
发展层:角色扮演购物/问路场景,使用社交脚本卡片
提升层:组织3-4人小组合作完成拼图或传球游戏
3. 感知觉训练(上下午各30分钟)
听觉:辨别动物叫声→关联动作(如听到"喵"学猫爬)
视觉:从3个杯子找积木进阶到按颜色分类8种物品
触觉:不同纹理袋(米/豆/棉)触摸后配对
4. 兴趣拓展活动(每日90分钟)
音乐疗法:用打击乐器模仿节奏,逐步加入简单指令
户外:每周2次公园徒步,收集树叶制作触觉板
艺术表达:无颜料手指画→蜡笔涂色→简单临摹
三、家校协同要点
1. 建立沟通日志,记录饮食、睡眠、情绪异常情况
2. 每周发送家庭延伸任务(如超市辨认蔬菜)
3. 月末联合评估会,调整9月IEP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