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岁自闭症儿童沟通板制作及使用的综合指南,结合了图片交换系统(PECS)和视觉支持工具的核心方法:
一、沟通板的设计原则
1. 基础功能分区
需求表达区:放置高频需求图片(如“喝水”“吃饭”“玩具”)
情绪识别区:简单表情图(开心/生气/哭)
动作指令区:日常动词(如“洗手”“睡觉”)
2. 视觉优化要点
使用高对比度纯色背景,避免复杂图案干扰注意力
图片建议采用实物照片或扁平化矢量图(尺寸≥5cm×5cm)
二、分阶段制作教程
1. 初级阶段(单图交换)
制作3-5张孩子最喜爱物品的图卡(如饼干、球)
将图卡粘贴在硬纸板上,搭配魔术贴实现可拆卸交换
2. 进阶阶段(句子构建)
增加“我要”“帮忙”等功能词卡片
搭配句子条(水平长条板)组合成短句
三、关键使用技巧
1. 互动训练方法
延迟响应:孩子指图后等待3-5秒再满足需求,鼓励发声尝试
错误矫正:若选错图卡,平静示范正确选择并说“再试一次”
2. 环境适配建议
家庭版:磁性白板+可移动图卡(厨房/卧室各一套)
外出版:便携活页夹(A5尺寸,分层收纳)
四、效果评估与调整
每周记录孩子主动使用图卡的次数和类型,逐步替换低频率图卡(如将“尿布”替换为“厕所”)。研究显示,持续使用3个月后,约67%的儿童能建立稳定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