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类与归纳训练
利用积木、纽扣等物品按颜色/形状分类,培养观察力与逻辑归纳能力
通过整理袜子、玩具等日常物品建立群体概念(如"衣物-袜子-白袜子"的层级关系)
2. 空间与逆向思维游戏
镜子时钟游戏:通过镜像判断时间,理解空间对称关系
反口令游戏:要求执行与指令相反的动作,锻炼思维敏捷性
藏宝图翻转:预测图形镜像变化,培养空间推理能力
3. 数学与顺序概念
楼梯数数、商品标价识别等将数字具象化
通过"笔杆戴帽子""高矮积木"等游戏理解大小、高低等序列关系
4. 问题解决训练
乌鸦喝水实验:用石子/米粒观察水位变化,理解因果关系
购物情景模拟:计算找零等实际问题应用
5. 社交思维培养
角色扮演:模拟超市购物等社交场景,学习规则应用
情绪温度计:用颜色卡片识别并表达情绪状态
建议每天安排20-30分钟结构化训练,初期需家长全程参与示范,逐步过渡到孩子独立完成。训练应注重趣味性,及时给予强化奖励。沙盘治疗等专业干预也可辅助改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