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闭症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作为照顾者可以采取以下分步骤的应对策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闭症孩子的"错误行为"往往源于沟通障碍或感知觉异常,并非故意为之:
1. 保持冷静阶段
立即暂停手头事务,深呼吸10秒
避免出现皱眉/瞪眼等微表情
用平稳的语调说"我们需要安静一下"
2. 环境评估阶段
快速扫描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感官过载(强光/噪音/异味)
检查孩子基本需求:是否饥饿/疲劳/需要如厕
观察行为触发点:任务难度是否突然增加
3. 安全干预阶段
对危险行为:用身体阻挡但避免强行搂抱
对自伤行为:提供替代感官刺激(如压力球)
对破坏行为:引导至安全区域(铺有软垫的空间)
4. 沟通阶段(根据孩子能力选择方式)
语言型:使用"首先-然后"句式("首先安静,然后玩积木")
非语言型:出示可视化流程图卡片
完全无语言:模仿孩子动作建立连接后引导
5. 事后复盘阶段(建议在事发后1-2小时进行)
用社交故事还原("今天小明扔了碗,因为...")
通过角色扮演示范正确做法
制作"行为-结果"对照表(图片形式)
6. 预防调整阶段
建立可预测的日程表(使用磁贴式可视化日程)
准备"应急包"(降噪耳机、安抚玩具等)
提前进行场景演练("如果...我们可以...")
专业支持建议:
1. 记录ABC行为日志(前因-行为-后果)
2. 定期与治疗师讨论行为干预方案
3. 参加家长互助小组分享经验
请注意:90%的"问题行为"实质是沟通尝试,重点应放在建立替代沟通方式而非单纯制止。每次后请给自己15分钟恢复时间,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