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根本原因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科学界认为主要涉及以下核心机制:
1. 基因突变:已发现数百个基因(如SHANK3、NLGN3、MECP2等)与突触形成、神经信号传导相关,这些基因变异可导致神经元发育异常。
2. 家族聚集性:同卵双胞胎共患率高达70%-90%,远高于异卵双胞胎(10%-20%),表明遗传贡献显著。
3. 拷贝数变异:基因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如16p11.2区域)可能直接增加患病风险。
1. 大脑结构与功能:
2. 突触功能障碍:CPEB4蛋白的微外显子(me4)缺失导致神经元mRNA释放受阻,关键蛋白合成不足。
1. 孕期风险:
2. 出生后环境:早产、低体重儿及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如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加剧风险。
1. 免疫与炎症:促炎细胞因子升高可能引发神经炎症,损害神经元功能。
2. 肠-脑轴失调:肠道菌群异常(如Turicibacter减少)通过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影响行为。
自闭症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暴露共同作用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核心机制包括基因调控异常、突触功能紊乱及神经环路连接缺陷。研究如CPEB4蛋白机制和microRNA调控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