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沟通障碍与行为特征:自闭症患者普遍存在社交和语言沟通障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刻板行为或感官异常(如对特定声音、光线的过度敏感),这些特征容易导致他们在陌生环境中迷失方向或无法有效求助。
2. 近期案例:2025年4月广西藤县一名8岁自闭症男童随父祭祖时走失,尽管当地出动警犬、无人机及上千人搜寻,仍耗时6天才在河道附近找到。此类凸显自闭症患者走失后搜寻的困难性。
1. 伤亡风险:部分走失案例结局悲惨,例如湖南一名自闭症患者从托养中心走失后,夜间在高速公路被撞身亡。法院最终认定其擅自闯入高速需自负部分责任,但也引发对监护责任的讨论。
2. 家庭压力:长期搜寻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极大,有家庭描述“光是活着就已拼尽全力”,尤其是大龄自闭症患者缺乏社会支持体系时。
1. 技术手段:建议佩戴防拆定位设备(如待机时间长的定位器而非电话手表),并在孩子衣物隐蔽处印制联系方式。
2. 社区协作:提前与物业、邻居沟通孩子情况,加入社区群以便快速扩散寻人信息。部分案例中,网友和自闭症社群的协助对找回孩子起到关键作用。
3. 应急模板:家庭可预先准备寻人启事模板,包含孩子照片、特征及联系人信息,以便第一时间发布。
国家卫健委已出台《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定期筛查,并通过健康教育提升家长对早期干预的重视。新疆等地还试点多部门协作机制,旨在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若家人走失,需立即报警并发动多方力量搜寻,同时关注水域、交通枢纽等高风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