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理论框架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认为自闭症的基本病机是"元气禀赋不足",以"气一元论"为核心,结合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等理论,提出上焦痰热闭窍、阳气不足导致"上热下寒"等病机解释。临床表现为情绪控制差、认知障碍等。其弟子吕英进一步提出"中气不足"是关键,通过增强中气、肾气改善症状。
2. 治疗方法
常用方剂包括理中汤加味、含附子/人参的温热药方,强调振奋阳气以散"阴霾"。107例临床观察显示,配合行为教育疗法后,86.7%患儿症状改善(CARS评分降低)。但需注意阴虚患儿慎用温热药物。
1. 学术争议点
2. 现代医学对比
自闭症被定义为神经发育障碍,与大脑结构异常(如杏仁核体积变化、突触修剪异常)相关,核心症状是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中医治疗未直接针对这些神经生物学机制,但可能通过整体调节改善功能。
1. 典型病例
有报道显示患儿经中药治疗后,从"神情淡漠"转为情绪稳定、认知能力提升,但需配合饮食调整(如减少肥甘食物)。另有家长反映,单纯中医治疗难以应对重度症状,需结合康复训练。
2. 社会支持需求
自闭症家庭普遍面临经济压力与社会理解不足的问题,部分家庭因求医负债,需更多政策支持。
李可流派的中医治疗对部分自闭症患儿可能有一定辅助效果,尤其针对阳气不足、痰热内生的证型,但需理性看待其局限性。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现代康复手段进行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