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自闭症由什么遗传而成

  • 心理师
  • 2025-10-18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自闭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下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发现:

1. 多基因遗传

自闭症通常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导致,而非单一基因决定。目前已发现数百个相关基因(如SHANK3、NLGN3、NRXN1等),这些基因参与大脑发育、突触功能和神经信号传递。同卵双胞胎的共患率高达70%-90%,远高于异卵双胞胎或普通人群,表明遗传因素占主导。

2. 遗传模式

  • 父母双方贡献均等:自闭症相关基因可能来自父母双方,而非特定一方。某些情况下,父母携带的隐性突变基因组合会增加后代风险。
  • 新发突变:部分病例由胚胎发育中的随机基因突变引起(如KMT2C、MEF2C基因突变),这类突变并非直接遗传自父母。
  • 非编码DNA变异:约25%-30%的病例与非编码DNA区域的遗传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影响基因调控而非基因本身。
  • 3. 染色体异常

    约10%-20%的自闭症患者存在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如15号染色体片段重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4. 表观遗传学影响

    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可能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改变基因表达,与遗传风险共同作用。

    5. 与其他疾病的遗传重叠

    自闭症与多动症(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存在共享的遗传风险基因(如MANBA、MOCS2)。

    总结:自闭症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遗传因素占主导(遗传率约52%-90%),但具体机制因个体而异。早期基因筛查和干预(如CRISPR基因编辑、粪菌移植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