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ADHD)和自闭症(ASD)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虽然它们可能在某些症状上存在重叠,但核心特征、病因和治疗方式均有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1. 核心症状差异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坐立不安、打断他人谈话等。患者智力通常正常或稍低,语言发育正常。
自闭症:核心症状是社交沟通障碍(如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重复刻板行为(如固定动作、兴趣狭窄)。约50%-70%的自闭症患儿伴有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
2. 病因与遗传基础
多动症:主要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异常相关,环境因素(如早产)可能增加风险。
自闭症:病因更复杂,涉及遗传基因变异(如MANBA、MOCS2等基因位点)和孕期感染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显示,两者虽有部分遗传重叠(如共享7个基因位点),但遗传结构仍有显著差异。
3. 共病现象
约30%-80%的自闭症患者会共患多动症,表现为多动症状掩盖自闭症特征,导致误诊。共病患者通常行为控制更差,情绪障碍更严重。
4. 治疗与预后
多动症:以药物(如哌甲酯)和行为训练为主,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通过治疗改善症状。
自闭症:需早期结构化教育(如应用行为分析法),药物仅辅助治疗情绪问题,整体康复难度较大。
多动不是自闭症,但两者可能共存。若孩子同时表现多动和社交障碍,建议专业评估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