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自闭症儿童具备基础的进食能力
在生活的日常琐事中,吃饭、喝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却是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情况稍有不同,但大部分孩子仍然能够完成这些基础动作。据临床数据研究,大约70%的自闭症儿童具备自主进食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症状较轻的患儿,他们在餐桌上的表现几乎与普通儿童无异。

在余下的30%中,那些重度自闭症患儿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因为智力障碍或理解力的缺陷,他们可能无法熟练使用餐具。一些人因为感官的过度敏感,会拒绝质地或味道特定的食物。还有些孩子,因为刻板化的行为模式,只接受固定的饮食模式,稍微的改变都可能引发他们的不安。
除了这些基本的进食问题,自闭症儿童的饮食问题还包括挑食、营养失衡、食物不耐受以及进食行为的异常等。超过36%的患儿存在严重挑食现象,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如维生素的缺乏或肥胖问题。研究还发现,自闭症儿童对牛奶、鸡蛋等食物的不耐受率高达100%,这可能引发肠胃问题。他们的进食行为也可能出现异常,如异食癖、情绪性暴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善措施。通过行为训练,我们可以逐步建立患儿的进食规则。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并根据结果调整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家长和医生还尝试采用无麸质/无酪蛋白的饮食(GFCF),据说这可以改善部分患儿的症状。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自闭症等同于无法进食。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早期的干预和科学饮食管理,我们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让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在这个社会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