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核心信息:
1. 定义与特征
自闭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始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包括:
社交障碍: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如缺乏眼神交流、呼名无回应、情感互动少。
语言沟通困难: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重复性语言或代词混淆(如分不清“你我他”)。
刻板行为:对固定模式或物品异常执着,拒绝变化,如重复拍手、排列物品等。
2. 病因与诊断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异常或环境因素相关。
诊断需结合症状(如12个月仍无指物、眼神接触)、病程及多场景表现,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3. 与“自闭”的区别
日常所说的“自闭”多指性格内向或短暂情绪低落,而自闭症是生理性发育障碍,需医学诊断。
4. 干预与治疗
通过行为干预(如社交训练)、语言治疗及家庭支持可改善症状,但个体差异较大。
若怀疑孩子有相关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