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训练与生活结合
从简单的称呼(如"妈妈")和动作词汇(如"拍拍手")开始,利用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教授名词/动词。发音训练不必急于纠错,优先保护孩子的兴趣。
2. 非语言沟通辅助
通过手势(挥手再见)、表情或图片交换系统(PECS)帮助表达需求,尤其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更有效。
1. 创造沟通动机
故意将孩子想要的物品放在可见但不可及的位置,鼓励其通过语言或手势表达需求。
2. 平等视角与耐心等待
蹲下与孩子保持视线平齐,说话时留出充足反应时间。若无回应,可用轻触或手势引导注意力。
1. 从基础能力入手
先提升自理、规则遵守等基础技能,再逐步过渡到社交互动。可通过"地板时光"游戏跟随孩子的兴趣点展开交流。
2. 设计结构化互动
在吃饭、穿衣等日常活动中嵌入教学,如通过衣服颜色辨认、系扣子步骤学习方位概念。
沟通训练需长期坚持,将练习融入日常生活。每个孩子进展不同,建议定期与专业医生或治疗师沟通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