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乏目光对视:宝宝很少或从不与人对视,即使面对父母也回避眼神接触。
2. 对呼唤无反应:对名字呼唤无应答,甚至对熟悉的声音(如父母)也显得漠不关心。
3. 拒绝身体接触:不喜欢被拥抱或搂抱,抱时身体可能僵硬或缺乏互动反应。
1. 语言发育延迟:12个月仍无咿呀学语,或发音单调重复,缺乏交流意图。
2. 非语言交流缺失:不会用点头/摇头、手势(如指物)表达需求,面部表情呆板。
1. 刻板重复动作:频繁挥手、摇头、撞头,或长时间盯着旋转物体(如车轮)。
2. 兴趣狭窄:对玩具功能不感兴趣,可能只专注特定部件(如反复转动轮子)。
3. 感知异常: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捂耳朵),或对疼痛反应迟钝。
若发现上述多个表现,建议尽快到儿童发育行为科或神经科进行专业评估。2岁前是干预黄金期,通过行为训练、语言治疗等手段可显著改善预后。家长可通过多与孩子面对面互动、共读绘本等方式促进社交和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