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光交流异常:回避与他人对视,即使对父母也缺乏眼神接触,逗引时不会追随人脸或声音来源。
2. 社交回应困难:对呼唤名字无反应,不会主动分享兴趣(如指物展示),或仅通过拉拽他人手部表达需求。
3. 情感互动缺失:对他人情绪(如哭泣、微笑)无共情反应,不参与合作游戏(如过家家),常独自玩耍。
1.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可能仅会说简单词汇(如“爸爸”“妈妈”),或出现语言能力退化(原本能说的词突然消失)。
2. 非典型语言模式:重复无意义的短语(如“嘛嘛哒哒”)、混淆代词(如将“我”说成“你”),或机械模仿他人话语。
3. 非语言沟通缺陷:极少用手势或表情辅助表达,需求多通过哭闹或肢体动作实现。
1. 重复动作:持续旋转物品、来回奔跑、反复开关门或灯,或对特定物体(如车轮、数字)异常执着。
2. 固定仪式:坚持走固定路线、用固定餐具,环境变化易引发强烈焦虑或哭闹。
3. 感官异常:可能对某些声音、触感过度敏感或迟钝,如捂住耳朵躲避日常噪音。
部分患儿可能合并多动、攻击行为或特殊能力(如超强记忆力),但需专业评估区分。
若发现上述表现,建议尽早至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进行标准化筛查(如CARS量表),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