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性质
自闭:通常指一种暂时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不愿社交或内向倾向,属于性格或情绪层面的表现,不构成疾病。
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ASD),属于疾病范畴,核心症状包括社交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及重复刻板行为,需医学诊断。
2. 症状表现
社交互动
自闭者可能选择性回避社交,但能理解他人情绪并适应必要交流;
自闭症患者存在本质性社交缺陷,如缺乏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感。
行为模式
自闭者可能有短暂重复行为(如整理物品),但不会影响生活;
自闭症患者会持续出现刻板行为(如反复拍手),且兴趣极度狭窄。
语言能力
自闭者语言功能正常,仅表现为少言;
自闭症患者常伴随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广告词)。
3. 病因与干预
自闭:多与性格、环境压力相关,通过心理疏导可改善;
自闭症:病因复杂,涉及遗传、脑发育异常等,需早期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
4. 术语澄清
医学上“自闭症”与“孤独症”为同一概念(英文均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而“自闭”是日常用语,非专业诊断术语。
总结:自闭是心理状态,自闭症是需干预的发育障碍,两者在严重程度、持续性及医学意义上均有本质不同。若怀疑自闭症倾向,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