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一些常见谣言与误解
在广深的六一儿童医院,家长们常常带着疑惑前来咨询:“自闭症是因为孩子玩手机、看iPad引起的吗?”或者“自闭症的孩子是不是都不说话,不愿与人接触?”等等。这些疑问反映了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关于自闭症的误解和谣言。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揭开这些谣言的面纱,带您了解真实的自闭症。
让我们澄清第一个误解:自闭症并非由玩手机、看iPad等电子产品引起的。虽然电子产品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但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疾病感染等有关,与电子产品的使用没有直接关系。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加重自闭症的症状,但并非其病因。家长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应注意内容的选择,避免不适合孩子的内容。
接下来是另一个常见的误解:自闭症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造成的。实际上,这是一个过时的观点。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明确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与父母的关爱没有直接关系。自闭症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疾病感染等有关。父母不必因为孩子的自闭症而自责。
那么,自闭症孩子都会无缘无故打人吗?实际上,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所有自闭症儿童。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行为表现。如果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家长应首先了解行为的前因和行为的功能,然后采取替代行为训练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会获得不好的结果。
很多自闭症儿童不爱说话,不愿和人接触吗?实际上,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缺陷确实存在,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有些自闭症儿童可能会表现出话唠型自闭症,说一些听不懂的“火星语”,或者在不该说话时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自闭症儿童归为不爱说话、不愿与人接触的类型。
个训课并不是比集体课更重要。在康复训练中,个训课和集体课要兼而有之。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帮助解决特殊问题,训练基本能力;而集体课则是这些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让孩子适应集体环境,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不能靠药物来治疗。早期的教育干预和康复训练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我们的目标是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如果您有关于自闭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多动症等相关疑问,欢迎留言咨询。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文章中一一解答,共同为自闭症患者建立更好的社会适应和融入环境而努力。让我们一起关爱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